为规范清扫装载机作业,细化作业中的各环节,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操作指引。
一、作业前应做到:
(一)按照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二)检查车辆外观,轮胎、清扫滚轮及斗体耐磨片是否损坏并及时报修。
(三)检查“四油两水”即燃油、液压油、刹车油、变速箱油(齿轮油)、冷却水及电瓶水在正常油位。
(四)检查灯光、喇叭(倒车喇叭)、倒车影像、指示仪表等装置齐全有效。
(五)检查发动机油管外泄漏情况并及时报修处理。
(六)上下车要面向机械,保持三个点与登梯和扶手接触(两脚一手或两手一脚),机械行驶时严禁上下车。
(七)检查驻车制动是否锁(拉)上并且档位在空档位置上方可启动车辆。
(八)起步或操作工作装置前,应观察车身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仔细观察前后有无来往车辆和行人,关牢车门,打开转向灯,鸣笛起步。
(九)发动机在运转时,车辆的前后轮胎之间,动臂与清扫斗之间,清扫车前后位置严禁站人。
(十)发动机启动前将左侧高低档开关放置在低速挡,方向盘下方行驶档位放置空挡位置;启动后应怠速预热发动机约3分钟,注意察看是否异常情况,起步时水温尽量不得低于50℃以确保制动气压足够,用低速档起步,避免急加速。
(十一)平顺地进行起动、转向、行驶、制动和停止,并聆听发动机及传动系的运转声,看有无异常,在潮湿或光滑的路面转向时须减速。
(十二)检查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司机室内禁止吸烟。
二、作业中应做到:
(一)清扫作业过程中严禁人员上下车,作业区域进行隔离警示。
(二)行驶时逐级加减挡,严禁二档带载操作,起步时需缓慢平稳;严禁**速行驶。
(三)清扫时,通过斗体水平指示杆将斗体放平,严禁利用液压油缸将车辆**升至前轮离地。
(四)进出仓库等限高作业场所,注意上空有无障碍物刮碰,仓库清扫时需佩戴防火罩方可作业。
(五)清扫车工作时如为倒行驾驶,倒行起步时应鸣笛示警,并打开警示灯,清扫过程中通过后视镜及倒车监控辅助设施密切注意后方情况。
(六)清扫车辊刷工作时,控制手柄应拉到位,防止液压马达损坏。
(七)倒车清扫时(SZ301清扫机),需走直线来回清扫,每次清扫重叠20cm,保证两侧不留余料;通过料斗示宽杆观察,避开道路障碍物,防止刮碰损坏液压马达。
(八)清扫车在清扫时,铲斗装满时应及时将物料倒出(正常为清扫一趟需倒出物料再继续清扫),铲斗上盖的开合应缓慢匀速,避免较大冲击损坏料斗,倾倒料斗垃圾时,结合清扫物料,可同时开启清扫刷辊,将刷辊残留垃圾倒出。
(九)道路清扫时,遇道路不平或减速带时要适当提高料斗避开障碍物。
(十)清扫车扫辊上有缠绕物时应及时清理,防止影响清扫器的正常工作。
(十一)清扫车扫辊调整的较低高度为扫辊基板不能和铲斗接触,应适时进行检查调整,发现清扫盖板有倾斜现象应及时调整,防止出现偏角对扫辊造成损伤。
(十二)仔细观察车与行人动态和特点,掌握横向距离,特别是对自行车、摩托车更要提高警惕。与机动车交会时,要做到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严禁争道抢行,同时注意观察车前有无行人,防止行人横穿。
(十三)通过无人管理的路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抢道,严禁换档,严防道上停车熄火。
(十四)注意观察车辆工作情况及制动、转向、各工作装置监控灯光等影响安全的机件,途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停车检查,不准冒险行车。
(十五)清扫区域直线距离**出100米,需分段来回清扫,并建议库场将垃圾倾倒在中间位置,以减少清扫机空耗。
(十六)清扫作业区域需通知库场队安排洒水后,再行作业清扫,防止刷辊干磨,造成扬尘。
三、作业后应做到:
(一)清扫后需对车身进行清洗,料斗内粘满物料倾倒不了时,要及时铲除或冲洗掉,严禁人员站在料斗下方。
(二)停车后,各操纵杆放在中位位置,并按下制动按钮,切断电源,缓慢活动各操纵手柄,降低液压系统残余压力。
(三)关好门窗,锁好车门,停放整齐,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叉运货物、货盘时必须将叉齿尽可能的叉入载荷下,避免过程中滑落,行驶中门架后倾,稳定载荷。
四、清扫机装载机清扫木屑
因港区防尘需要,结合其它兄弟港口清扫木屑时发生阴燃事件及作业时刷辊与地面摩擦产生火星,容易导致斗内木屑自燃,清扫装载机在安排清扫木屑时,由库场员提前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确保木屑场地湿润,再行清扫作业,防止发生类似事件。
五、道路行驶应遵守公司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六、严格遵守公司颁发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